基本信息
姓名:李小明(化名)
性别:男
年龄:9岁
班级:三年级
辅导日期:2023年10月15日
辅导地点:学校心理咨询室
辅导教师:张老师
一、个案背景
李小明是三年级的学生,性格较为内向,在课堂上较少主动发言,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少。近期,班主任反映其在数学课上的表现有所下降,并且常常独自坐在教室角落。家长也提到,孩子在家的情绪波动较大,有时会表现出焦虑和烦躁。
经过初步观察,发现李小明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,尤其是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时容易产生挫败感。此外,他似乎缺乏自信,害怕失败,这可能影响了他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。
二、辅导目标
1. 帮助李小明建立自信心,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。
2. 改善其人际交往能力,促进与同学之间的良好互动。
3. 提升其对学习的兴趣,缓解畏难情绪。
三、辅导过程
1. 初步沟通
在辅导开始前,我通过轻松的谈话方式了解了李小明的情况。他表达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扰:“我觉得题目太难了,做不出来就觉得自己很笨。”同时,他还提到:“同学们都不喜欢跟我玩。”
针对他的担忧,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,并鼓励他勇敢尝试新事物。
2. 情绪管理训练
为了帮助李小明学会调节情绪,我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情绪识别卡片游戏。通过卡片上的表情符号,引导他识别不同情绪并表达感受。例如,当他感到沮丧时,我会让他选择对应的卡片,并一起讨论如何调整心态。
3. 自信心提升活动
我设计了一系列小组合作任务,让李小明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。比如,一起拼装积木或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特别关注他的表现,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,如:“你做得很好!”、“你的想法很有创意!”
4. 学习策略指导
针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,我教给李小明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,包括分解复杂问题、逐步解决问题等。同时,我还建议他在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放弃,而是先尝试独立思考,再寻求帮助。
四、辅导效果
经过本次辅导,李小明的情绪明显改善,不再像之前那样频繁表现出焦虑和烦躁。他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,并在小组活动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。虽然数学成绩尚未有显著提高,但他表示愿意继续努力。
家长反馈称,孩子回家后变得开朗了一些,愿意与家人分享学校的事情。班主任也注意到李小明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有所增加。
五、后续计划
1. 定期跟进李小明的学习和心理状态,提供持续的支持。
2. 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,进一步增强社交技能。
3. 在接下来的辅导中,逐步引入更复杂的认知训练,帮助他建立更强的心理韧性。
六、总结
通过本次辅导,我们看到了李小明的进步和潜力。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引导和支持,他一定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,成长为更加自信和快乐的孩子。
辅导教师签名:__________
学生签名:__________
家长签名:__________
备注:本记录表为第二次辅导记录,下一次辅导计划安排在2023年10月22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