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胸无大志是啥意思】“胸无大志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没有远大的理想或抱负。这个词语多带有一定的贬义,用来批评那些安于现状、缺乏进取心的人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胸无大志 |
拼音 | xiōng wú dà zhì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之有志,如水之有源。”后来引申为“胸无大志”。 |
含义 | 指一个人心中没有远大的志向或抱负,安于现状,缺乏追求。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批评或劝诫他人要有上进心和目标感。 |
情感色彩 | 贬义词 |
近义词 | 志气短浅、目光短浅、得过且过 |
反义词 | 志存高远、胸怀大志、志向远大 |
二、使用示例
- 例句1:他虽然工作稳定,但胸无大志,从不考虑未来发展。
- 例句2:家长常说孩子要树立远大理想,不要胸无大志。
- 例句3: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,胸无大志的人往往容易被淘汰。
三、延伸理解
“胸无大志”虽然听起来带有负面评价,但在实际生活中,也有人认为这种状态并非完全不好。比如有些人选择平凡的生活方式,享受当下的安稳,而不是一味追求功名利禄。因此,是否“胸无大志”还要看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选择。
四、总结
“胸无大志”强调的是人生目标的缺失,提醒人们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追求。但它并不是绝对的褒贬标准,关键在于个体对生活的理解和选择。无论是否有大志,只要自己活得充实、满足,也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生活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