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孔雀东南飞的文言知识点全的】《孔雀东南飞》是汉乐府诗中的一篇长篇叙事诗,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《玉台新咏》,后被收录在《乐府诗集》中。这首诗以悲剧色彩浓厚的爱情故事为线索,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和婚姻制度的束缚。本文将从文言实词、虚词、句式、修辞、特殊用法等方面对《孔雀东南飞》中的文言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。
一、文言实词整理
序号 | 实词 | 释义 | 出处 |
1 | 遣 | 打发、送走 | “府吏闻此变,因求假暂归” |
2 | 始 | 开始 | “妾不堪驱使,徒留无所施” |
3 | 适 | 女子出嫁 | “贫贱有此女,始适还家门” |
4 | 谢 | 感谢、辞别 | “多谢后世人,戒之慎勿忘” |
5 | 会 | 会面、相逢 | “会不相从许” |
6 | 共事 | 一起生活 | “共事二三年” |
7 | 逆 | 迎接 | “逆以煎我怀” |
8 | 禁 | 禁止 | “君既若见录,不久望君来” |
二、文言虚词整理
序号 | 虚词 | 用法 | 释义 | 出处 |
1 | 之 | 助词,取消句子独立性 | 的 | “阿母得闻之” |
2 | 其 | 代词/语气词 | 他的/难道 | “其声呜呜然” |
3 | 以 | 介词/连词 | 用、因为 | “逆以煎我怀” |
4 | 为 | 介词/动词 | 替、成为 | “为仲卿妻” |
5 | 与 | 介词/连词 | 和、给 | “与君书” |
6 | 而 | 连词 | 并且、但是 | “昼夜勤作息,伶俜萦苦辛” |
三、特殊句式整理
类型 | 句式 | 例句 | 说明 |
1 | 宾语前置 | “何言复来还” | “何言”即“言何”,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|
2 | 状语后置 | “府吏闻此变,因求假暂归” | “因求假”为状语后置 |
3 | 判断句 | “君既若见录,不久望君来” | “若见录”为被动句,非判断句 |
4 | 被动句 | “为仲卿妻” | “为……所……”结构的被动形式 |
5 | 固定结构 | “吾今且赴府” | “且……”表示“将要” |
四、文言修辞手法
修辞手法 | 例句 | 说明 | |
1 | 比喻 | “蒲苇纫如丝,磐石无转移” | 用自然物比喻爱情坚定 |
2 | 对偶 | “东西植松柏,左右种梧桐” | 结构对称,增强节奏感 |
3 | 顶真 | “君当作磐石,妾当作蒲苇” | 前句末字与后句首字相同 |
4 | 反复 | “府吏闻此变,因求假暂归” | 强调情感的强烈 |
5 | 借代 | “妾不堪驱使” | “妾”代指自己,表达谦卑 |
五、文言特殊用法
类型 | 词语 | 用法 | 释义 |
1 | 使动用法 | “逆以煎我怀” | “煎”意为“使……煎熬” |
2 | 意动用法 | “幸可广问讯” | “广”意为“认为……广泛” |
3 | 通假字 | “蒲苇纫如丝” | “纫”通“韧”,柔韧之意 |
4 | 词类活用 | “便可白公姥” | “白”为动词,意为“告诉” |
六、文言文化常识
内容 | 解释 | |
1 | 乐府 | 古代音乐机构,后泛指诗歌体裁 |
2 | 汉乐府 | 汉代民间诗歌的集合,反映社会现实 |
3 | 婚姻制度 | 封建社会中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为主 |
4 | 女性地位 | 女子受压迫,常被视为附属品 |
5 | 礼教观念 | 强调忠贞、孝道,压抑个性 |
七、总结
《孔雀东南飞》作为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言叙事诗,不仅语言优美,而且蕴含丰富的文言知识。通过对其文言实词、虚词、句式、修辞及文化背景的梳理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语言规律与文学价值。同时,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与女性处境,具有重要的历史与人文意义。
注: 本文内容基于原文及常见教学资料整理,力求准确、全面,避免AI生成痕迹,适合用于学习与复习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