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焉得虎子的上一句到底是什么】“焉得虎子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想要取得成功或获得某种成果,必须亲身经历困难和挑战。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“焉得虎子”其实出自一个完整的句子,而它的上一句才是理解这个成语真正含义的关键。
下面我们将从出处、解释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成语来源与原文
“焉得虎子”出自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。原句为:
>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不进入老虎的洞穴,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?比喻不经历危险和困难,就无法获得成功或收获。
二、成语解释
成语 | 焉得虎子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 |
原文 |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 |
拼音 | yān dé hǔ zǐ |
释义 | 不经历危险和困难,就不能获得成功或成果 |
用法 | 多用于鼓励人勇敢面对挑战,勇于冒险 |
三、常见误解
很多人只记得“焉得虎子”,却忽略了它的前半句“不入虎穴”。这种断章取义的现象在日常交流中很常见,导致人们对成语的理解不够完整。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鼓励创业 | “要想成功,就得像古人说的那样‘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’。” |
描述冒险 | “他为了完成任务,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后,真是‘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’。” |
教育孩子 | “学习就像抓虎子,不下功夫怎么会有收获?” |
五、总结
“焉得虎子”的完整出处是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,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“只有勇于冒险,才能有所收获”的哲理。了解这一完整语句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。
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全称 |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 |
拼音 | bù rù hǔ xué, yān dé hǔ zǐ |
释义 | 不经历危险和困难,就无法获得成功 |
用法 | 鼓励人勇敢面对挑战,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|
常见误解 | 只记“焉得虎子”,忽略“不入虎穴”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了解成语的完整出处和含义,不仅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,也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。